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7月, 2025的文章

包養網站若無法自律,應考慮立法進行平台規管

圖片
  一、前言 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與社群媒體的興起,各種新興網路平台逐漸滲透現代人的生活。其中,包養網站作為一種特殊類型的交友或經濟交流平台,在全球多國逐漸引發關注。包養網站以提供「資源交換」、「互利關係」為號召,吸引許多年輕人及社會各階層參與。儘管部分平台強調「自願」與「自由選擇」,但此類網站潛藏著倫理、法律與社會風險。當自律機制無法充分約束平台行為,立法規管便成為政府必須考慮的選項。   二、包養網站現況分析 包養網站泛指媒合「金錢」與「情感」需求的網路平台。通常一方以經濟條件吸引對象,另一方則以陪伴、交流或其他個人服務回應。根據國內外報導,這類平台近年成長迅速,部分甚至標榜「高端」、「安全」、「隱私」以吸引用戶。然而,這些平台多半處於灰色地帶,易淪為性交易、詐騙、個資外洩等犯罪溫床。   從社會觀感來看,包養網站常被認為助長不正當兩性關係,衝擊傳統倫理觀念,甚至對年輕世代產生價值觀扭曲。此外,部分使用者未成年,甚至有被誘導參與不法行為的情事。更甚者,平台自身若缺乏自律,極易助長跨國人口販運、敲詐勒索等更嚴重的犯罪。   三、自律機制的侷限 理論上,包養網站平台可自行訂立規範,設立審核、舉報、警示等自律機制。例如:審查會員年齡、加強隱私保護、設立不當言行檢舉系統、推廣合意交往等。少數國際大平台亦有定期審查內容、與執法單位合作的做法。然而,這些措施往往流於形式,或僅止於行銷宣傳。由於平台營運以獲利為目標,實際執行時常存放寬、姑息、甚至縱容現象。   以用戶審查為例,部分平台只要簡單填寫年齡即可註冊,未採取實質身分驗證。再者,對於不當行為的打擊,常因舉證困難、舉報後無實質懲處,導致不肖份子有恃無恐。平台對於個資外洩的防範,多半缺乏嚴格資安措施。這些自律機制的侷限,正是造成包養網站亂象叢生的主因之一。   四、立法規管的必要性 當自律明顯失效,立法規管便成為維護社會秩序與公共利益的最後防線。首先,立法能賦予主管機關明確的監管權限。例如:訂定包養網站設立及經營的基本規範、要求平台實施身分驗證、資訊留存、資安防護,並對違規者處以懲處。其次,透過法律明定平台應對未成年用戶採取更嚴格保護措施,減少青少年陷入風險。   此外,立法亦能要求平台負起義務...